哈利+X-Man攜手打造:《科學怪人:創生之父》影評
在此首先要跟讀者道歉,又是影評出稿延誤的問題。小編最近開始考試,所以沒有抽空完成這篇影評,證明我還是有點懶惰,希望讀者們能夠體諒。
說回正題,執筆之時,這齣電影已經在香港上畫,但是普遍評價只屬一般。眾所週知,科學怪人的英文是Frankenstein,原來Frankenstein不是科學怪人本身的名字,而是創造科學怪人出來的瘋狂醫生Victor Frankenstein的姓氏。從內容來說,這齣電影的主軸講述這位19世紀的瘋狂醫生兼科學家Victor Frankenstein (James McAvoy 飾) 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如何透過當時屬於非常尖端的科技如電擊和解剖學的發現來嘗試把死人復活。但是成效一直停滯不前,直至他在馬戲班遇上一位對人體經脈非常熟識的醫學天才Igor (Daniel Radcliffe 飾),兩師徒合作之下,終於成功透過重組不同人類的器官和皮膚來創造出一個復活重生的「人類」,但是Igor 卻發覺他們創造的並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是毫無感情的活死人,只有Igor 才能阻止Frankenstein 繼續他的瘋狂計劃。
小編對這齣電影的評價算是不過不失,全齣戲的中心思想就是即使科學家能夠復活肉身,卻沒法復活靈魂。在劇情的鋪陳上,Frankenstein 一步步地打造他心目中的人類,但是當中不但出現來自代表傳統觀念的挑戰,認為生命是上天的創造,人類沒有辦法逆天而行;及後則連助手Igor也認為Frankenstein的行為已經太過瘋狂,若果令科學怪人誕生則有機會令自己陷入危險,但是Frankenstein 還是堅持要令科學怪人復生。電影當然要讓科學怪人誕生才「有戲做」,不過只是在最後的十分鐘出現就馬上被眾人合力擊殺死掉,感覺上結局部分有點草草了事。
兩位主角的演繹比較則相對明顯,打從X-Man 系列深入民心以來,James McAvoy 在《科學怪人》繼續出演「狂人」的角色,他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作品」如痴如醉的眼神和那種不容任何人阻止他的計劃的決心,最後逐步連自己都變成可怕的怪物的心理變化,在電影中充分表達出來。相比之下,Daniel Radcliffe 飾演的Igor 則較為失色,在哈利波特系列完結後,Daniel 也接拍了幾套電影,但是也不算賣座,感覺上Daniel 沒能夠突破哈利波特的影子,在《科學怪人》演出裡面,也是在演出一個輔助性質的內斂好人角色,雖然是有份協助Frankenstein 達成他的計劃,但是始終沒有踰越哈利波特那種大義凜然的道德角色的界限。和James McAvoy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比較,還是有很大落差。如果Daniel 接下來能嘗試演出奸角,小編將會相當期待。
縱觀整齣電影,小編最初以為這是一套恐怖片,雖然也有一定的恐怖成分,但是只是個別一兩個鏡頭較為驚嚇,實際上還是描述Frankenstein慢慢變得瘋狂的心理變化為主,若果是想入場感受恐怖和血腥場面的觀眾們可能有點失望了。